返回

大明:我在明朝当县令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91章 叶瑾怕不是财神爷投胎转世,什么赚钱的法子他都想得出来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之前叶瑾借古说今,给小胖子朱雄英先普及了一遍‘藩王之乱’,然后又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,这个小胖子就牢牢的记在心里了。

    打算自己将来如果登基称帝,就按这个办法实施。

    但是人生无常,大肠包小肠。

    不管是朱雄英还是叶瑾都没有想到,他们俩竟然是一家人。

    这可就尴尬了。

    属于是叶瑾自己挖坑自己跳。

    他可对率兵出征西域或者海外,开辟殖民地没有任何的兴趣。

    现在的蓝星,除了大明几乎都是蛮荒之地。

    叶瑾连大明都觉得愚昧落后,更何况其他地方了。

    所以叶瑾听到朱雄英这么说之后,顿时变得恼怒起来,一巴掌拍在朱雄英的后脑勺上,怒道,“你这个没良心的,枉费我平时对你这么好,真的是白瞎了,人家都说鸟尽弓藏,卸磨杀驴,但是现在什么都还没做成你就打算卸磨杀驴了?!以后别说我是你先生,我没有你这个欺师灭祖的玩意儿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摸着自己的后脑勺,朝着叶瑾怒道,“明明是你教我这么做的,怎么现在还急眼了呢,我又没说要用这个法子对付你,你急什么啊,真是的。”

    马皇后一脸好奇,赶紧问道,“你们叔侄俩在说什么呢,什么法子,好好的怎么就呛起来了?!”

    二人一听,马上不约而同的摆手道,“没,没什么,我们是在开玩笑呢。”

    但是这么反常的举动自然让马皇后狐疑不已。

    不过她也没有多问什么。

    反正这俩人平时说的话也都神神秘秘的,她也都听不懂。

    所以马皇后也没有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她现在高兴还来不及呢,这种小事她根本不在意。

    今天晚上的天气状况不算太好。

    乌云遮蔽了月光,让整个大地都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。

    上元县通往应天府的官道上,一支数百人的骑兵拱卫着两架马车,缓缓前行。

    朱棣一脸慵懒的斜靠在马车上,看着就着烛光看着奏折的大哥朱标,有些心疼道,“大哥为何这般勤勉,你这样看奏折会伤眼睛的。”

    朱标闻言抬头,看着朱棣笑了笑道,“国事繁杂,爹的年纪又大了,咱不勤勉一些又该如何?!”

    “得了吧,爹的身子骨看起来比你可好多了。”朱棣没好气道。

    “又胡说八道了,这种话以后不许“五九零”说了,要是被有心人听到了,还以为你是对咱爹有什么不满呢。”朱标训斥道。

    不过这番话虽然是训斥,但是浓浓的兄弟之情依然展露无疑。

    有时候朱标真的算不上一个合格的政治家。。

    政治家是什么!?

    是一种冷血无情的生物。

    为了利益可以出卖任何一切。

    所谓的‘亲情’、‘友情’、‘爱情’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。

    但是朱标太重情谊了。

    不管是对父母也好,还是兄弟姐妹也罢。

    甚至是那些无辜的大臣和平民百姓,他都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。

    有一句话不是说‘最是无情帝王家’嘛。

    像朱标这种重情重义的皇太子,别说罕见了,应该说是绝无仅有。

    真正合格的帝王或者政治家,应该像朱棣这样。

    撇开朱棣的功绩不谈,就说私人感情方面,他真的将‘无情’发挥到了极致。

    别看他现在和朱标兄弟情深,但是将来如果有机会夺取朱标或者朱标子嗣的皇位的话,他会毫不留情的出手。

    平行时空。

    朱棣发起‘靖难之役’虽然有建文帝朱允灯苦苦相逼的原因,但是朱棣早在朱元璋死了之后就已经做好了造反的准备,说明他早就有了谋取皇位的野心。

    而且朱棣在‘靖难之役’成功之后,可是将朱标的全部子嗣都给杀绝了,让朱标完全绝了后。

    那时候的朱棣,可曾顾忌自己和朱标的兄弟情义?!

    不过这个时空因为叶瑾的出现,或许这场老朱家内部的悲剧应该会避免吧。

    因为叶瑾不但提出了内阁大学士制度,大大减轻了朱标的负担,不会让朱标像历史上那样被活活累死,而且叶瑾也会一些浅薄的现代医学知识,这样就算是朱标有什么痛疼脑热的话,叶瑾也会及时救治。

    只要朱标活的够久,那么这场内乱应该就不会发生。

    一方面是朱标足够仁义,不管是朱棣也好,还是其他藩王也罢,都没有借口起兵造反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是朱标有足够的威望。

    朱标在大明朝的威望,可不比老朱差多少,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,都对这个皇太子俯首帖耳。

    所以只要朱标在位一天,那么朱棣等藩王就绝对没有任何的机会,也不会滋生叛乱的野心。

    但是隐患仍在。

    老朱给了各地藩王足够大的权力,就相当于是给自己的子孙后代

第291章 叶瑾怕不是财神爷投胎转世,什么赚钱的法子他都想得出来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